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。形容生活富足。
出处:五代 齐已《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》诗:“丰衣足食处莫住,圣迹灵踪好遍寻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例子: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,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。(《毛泽东选集 组织起来》)
正音:“足”,读作“zú”,不能读作“zhú”。
辨形:“丰”,不能写作“风”。
谜语: 1. 裕 (谜底:丰衣足食)
2. 粮棉增产 (谜底:丰衣足食)
衣食充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语出唐・齐己〈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〉诗。△“暖衣余食”
【典源】
唐・齐己〈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〉诗(据《全唐诗・卷八四六・齐己》引)
丰衣足食处莫住,圣迹灵踪好遍寻。忽遇文殊开慧眼,他年应记老师心。
【典故】
丰衣足食,是生活富裕,不虞匮乏的意思。一般人在生活上,莫不以丰衣足食为生活目标,但齐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,所以对生活上的要求,自然是清心寡欲而与世俗之人不同。齐己在〈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〉诗中,即期许小师父在参禅礼佛的过程中,主要是开启潜藏于内心的佛性,以体悟人生。为了求并体现这种体悟,齐己提示小师父应放弃外在丰衣足食的追求,方能有所成就。后来“丰衣足食”就一直沿用下来,用以形容生活富裕。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齐己〈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〉诗:“丰衣足食处莫住,圣迹灵踪好遍寻。”(源)
- 02.五代汉・王定保《唐摭言・卷一五・贤仆夫》:“堂头官人丰衣足食,所往无不克。”
- 03.元・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直著你丰衣足食,快活到老。”
- 04.《喻世明言・卷二七・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“莫稽见玉奴才貌,喜出望外,不费一钱,白白的得了个美妻,又且丰衣足食,事事称怀。”
- 05.《醒世恒言・卷二七・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此等人家儿女,纵是生母在时,只好苟免饥寒,料道没甚丰衣足食。”
- 06.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,听见说是丰衣足食的很好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生活富裕。
类别用在“衣食充足”的表述上。
①小王从小过著丰衣足食的生活,不知穷苦为何物。
②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,我们才有今日丰衣足食的生活。
③只要我们不怕艰难,努力实干,哪怕没有丰衣足食的生活。
④老李努力地工作,为的就是要让家人能过著丰衣足食的日子。
⑤这几年经济景况良好,连年风调雨顺,每个家庭都丰衣足食。
⑥由于前人的努力,累积了社会财富,我们今日才能丰衣足食。
⑦在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之余,我们也应该感谢前人的辛苦耕耘。
⑧经过多年的建设,原本贫困的村民终于可以过著丰衣足食的生活。
⑨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丰衣足食,不过精神生活却明显的贫乏。
-
丰
拼音 fēng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容貌好看。例如~润。~腴(①身体丰满;②富裕;③丰饶)。~盈。②风度神采。例如~采(亦作“风采”)。~度(美好的举止姿态,风度)。③盛,多,大。例如~盛。~碑(高大的石碑,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)。~富。~沛。~饶。④姓。 -
衣
拼音 yī 部首 衣 总笔画 6①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。例如~服。~着( zhuó 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 huān )乡。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。例如炮~。糖~。肠~。③姓。 -
足
拼音 zú 部首 足 总笔画 7①脚。例如~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~迹。~球。~坛。失~。高~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~轻重。画蛇添~。②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。例如鼎~。碗~。③充分,够量。例如~月。~见。~智多谋。④完全。例如~以。~色。⑤值得,够得上。例如不~为凭。微不~道。⑥增益。例如以昼~夜。 -
食
拼音 shí,sì,yì 部首 食 总笔画 9①吃。例如~肉。~欲。②吃的东西。例如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③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④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。例如日~。月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