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得鱼忘筌的解释
wàng quán

得鱼忘筌

dé yú wàng quán

ㄉㄜˊ ㄩˊ ㄨㄤˋ ㄑㄩㄢˊ

得魚忘筌

兔死狗烹 卸磨杀驴 得兔忘蹄 忘恩负义 过河拆桥

饮水思源

得鱼忘筌的意思

筌:捕鱼用的竹器。
捕到了鱼,忘掉了筌。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。

出处庄周《庄子・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70回:“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、人面兽心之人,实实可恶!”

故事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,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,全神贯注观看浮标,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。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,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。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,问他筌到哪里去了,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。

得鱼忘筌的详细解释

筌,捕鱼用的竹器。“得鱼忘筌”指捕到鱼后,便忘掉了捕鱼的器具。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。语出《庄子・外物》。后亦用“得鱼忘筌”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。△“得兔忘蹄”、“得意忘言”

【典源】

《庄子・外物》

[1]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;[2]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,[3]。吾[4]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!

注解

[1]荃:音quán,通“筌”。捕鱼的竹器。

[2]蹄:捕兔的器具。

[3]得意而忘言:不拘泥于字句言辞,既得其意,则忘其言。见“得意忘言”。

[4]安:何处、哪里。

【典故】

筌,是竹编的鱼笼,用以捕鱼。蹄,是捕兔用的网子,即是兔罝。庄子用筌和蹄比喻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手段,捕捉鱼和兔才是猎人真正的目的。如果已经捕捉到鱼,那筌就没有用处,已经捉到兔子,那蹄也失去了作用,这两者就可以抛弃不用了。同样的,言论和著作是用以阐明道理的工具,道家认为天地间的至理,并非言语文字所能传示,所以主张人不可拘泥于语言文字之中,一旦通达道理,就应该舍弃这些外在的形式。后来“得鱼忘筌”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。亦用来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,有背义忘恩之意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庄子・外物》:“筌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(源)
  • 02.三国魏・嵇康〈赠秀才入军〉诗一九首之一四:“嘉彼钓叟,得鱼忘筌。”
  • 03.《景德传灯录・卷二八・越州大珠慧海和尚》:“悟理而遗教,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。”
  • 04.宋・华岳〈诉董寺丞〉诗:“投鼠固知当忌器,得鱼谁敢便忘筌。”
  • 05.明・朱权《荆钗记》第一五出:“愿他独占魁选,荣显。母妻封赠受皇宣,门楣显,姓名传。得鱼后,怎忘筌?”
  • 06.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后之人未有不学古人而能为诗者也。然而善学者,得鱼忘筌;不善学者,刻舟求剑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。

类别用在“背信忘义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我们要懂得感恩,不能得鱼忘筌,过河拆桥。

他早已得鱼忘筌,别妄想会念旧日恩德,给你任何帮助。

他功成名就后,竟得鱼忘筌,不承认曾经带他入行的师父。

老王发财后,每年捐钱回馈乡里,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物。

你出的两本书,都是我们帮忙校对完稿的,现在竟然得鱼忘筌,不理会我们这些人了。

“得鱼忘筌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dé,děi,de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获取,接受。例如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 kòng 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②适合。例如~劲。~当( dàng )。~法。~体。③满意。例如~意。扬扬自~。④完成,实现。例如饭~了。~逞。~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⑤可以,许可。例如不~随地吐痰。⑥口语词(①表禁止,如“~了,别说了”;②表同意,如“~,就这么办”)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。例如~虾。~虫。~网。~跃。~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~雁(书信,信息)。~米乡。~尾纹。~目混珠。~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②姓。
  • 拼音 wà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◎不记得,遗漏。例如~记。~却。~怀。~我。~情。~乎所以。
  • 拼音 quán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◎捕鱼的竹器。例如得鱼忘~(喻功成而忘其凭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