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(今浙江上虞县);后来又出任要职。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。
出处:唐・杜甫《暮秋……呈苏涣侍御》:“无数将军西第成,早作丞相东山起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重新得势。
例子: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,东山再起。
辨形:“再”,不能写作“在”。
辨析:“东山再起”和“卷土重来”、“死灰复燃”;都有“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“东山再起”和“卷土重来”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;“死灰复燃”偏重指恶势力、坏现象。②“东山再起”多用于人;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、有地位的人;“卷土重来”不限于此;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;“死灰复燃”应用范围更广;既可指人;也可指事与物。
歇后语: 谢安复职 —— 东山再起
谜语: 1. 谢安复职 (谜底:东山再起)
2. 夕阳西下几时回 (谜底:东山再起)
故事: 东晋时期,贤人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,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,与他饮酒赋诗。前秦南侵,东晋危在旦夕,谢安临危授命,当了东晋的宰相,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,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。
指晋朝人谢安退职隐居东山,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。#典出南朝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。后用“东山再起”比喻官员退隐后,再度出任官职。亦用于比喻失败后重新崛起。△“卷土重来”
【典源】
#南朝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
[1]在[2],朝命屡降而不动。后出为[3][4],将发[5],朝士咸出瞻送。[6]时为[7],亦往相[8]。先时,多少饮酒,因倚如醉,戏曰:“卿屡违朝旨,高卧东山,诸人每相与言:『安石不肯出,将如苍生何?』今亦苍生将如卿何?”谢笑而不答。
[1]谢公:谢安(公元320—385),字安石,晋阳夏人。少有重名,征辟皆不就,隐居东山,年四十余,始出为桓州司马。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,指导策划,克敌有功,累官至太保,卒赠太傅,故世称“谢太傅”。
[2]东山:山名,或以为在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。
[3]桓宣武:桓温(公元312—373),字元子,晋龙亢人。初拜驸马都尉,定蜀,攻前秦,因破姚襄有功,官至大司马,主掌军政,以疾卒。
[4]司马:郡佐之属。魏晋时为刺史属官,掌理军事。
[5]新亭:亭名,或以为在今南京市东南。晋朝名士常游宴于此。
[6]高灵:高崧,生卒年不详,字茂琰,小字灵,晋广陵人。少好学,善史传,累迁吏部郎、侍中。
[7]中丞:职官名,东汉以后为御史台的长官。
[8]祖: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称为“祖”,后遂为设宴送行之称。
另可参考:《晋书・卷七九・谢安列传》
【典故】
晋朝人谢安性情恬淡,不喜欢作官,所以辞了官职,带著家人隐居在东山。朝廷屡次要他再度出仕,他都加以婉拒。直到后来,才接受桓温的召请,出任为司马,掌理军政。出发上任时,许多官员在新亭为他送行,中丞高灵喝了几杯酒后,开玩笑地对谢安说:“你之前隐居在东山,屡次不肯应召出仕,大家都说:『安石(谢安字安石)不肯出来当官,怎么对得起天下苍生呢?』今天你终于肯出来了,天下苍生又怎么对得起你呢?”谢安听了,只是微笑不语。谢安此次再度任职,为朝廷立了不少功劳,官至宰相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东山再起”,用来比喻官员退隐后,再度出任官职。亦用于比喻失败后重新崛起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吴龙翰〈寿乡衮讷斋先生〉诗三首之二:“世态浮云无定形,先生绿野竟留情。……洛邑几时归赤舄,东山再起答苍生。”
- 02.明・顾清〈题姜埙所藏诸公手简〉:“涯翁首简所谓此心不死,故吾犹存期不终负者,凛凛乎岁寒冰雪之意,东山再起。”
- 03.清・蒲松龄〈代韩栾州祭高少宰念东先生文〉:“乃一旦征书交迫,不听其眠,熙世之高舂,东山再起,补秩司农,不修幅于衫履,寄大隐于朝中。”
- 04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回到家乡,先图个骨肉团聚,一面藏器待时,或者圣恩高厚,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,也未可知。”
- 05.清・钱谦益〈归文休七十序〉:“吴中辁材,少年有欲希望其咳吐而不可得者,无何,而其人登上第,操化权,为巨公国老矣;无何而东山再起,为天子之师,臣称伊、周,颂功德者,遍朝野矣。”
【用法】
㈠
语义比喻官员退隐后,再度出任官职。
类别用在“重新出任”的表述上。
①睽违政坛多年后,他东山再起,高票当选立委。
②支持者一片“东山再起”的呼声,让落选的县长不再气馁,决定下届卷土重来。
③为了振兴经济,在总统特别力邀下,原已归隐田园的他终于东山再起,主掌经济部。
㈡
语义比喻失败后重新崛起。
类别用在“重新出发”的表述上。
①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失败,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。
②今天这样安排,就是为了等待时机,以便东山再起。
③今年考场失利,且让我再接再厉,准备明年东山再起。
④今日失败只不过一时失算,待商机好转,我必然东山再起。
⑤别瞧不起他的实力,只要时来运转,他必有东山再起的日子。
⑥这几年我们董事长在商场上屡败屡战,如今终于东山再起,大展鸿图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东山再起”及“卷土重来”都有失败后再度出发的意思。
异义“东山再起”侧重于重新崛起;“卷土重来”侧重于重新整顿再来。
东山再起 | 卷土重来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失败,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。 |
❌ | ✅ | 虽然历经失败,但他每次都能重新振作,卷土重来,最后终于成功了。 |
-
东
拼音 dōng 部首 一 总笔画 5①方位词,日出的方向,与“西”相对。例如~方。~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~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~流。②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例如房~。股~。~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③请客出钱的人。例如作~。④姓。 -
山
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。例如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②形状像山的。例如~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③形容大声。例如~响。~呼万岁。④姓。 -
再
拼音 zài 部首 一 总笔画 6①两次;第二次。例如~次。一而~,~而三。②重复;继续。例如良辰难~。青春不~。③副词。(①表示又一次:~接~厉。一错~错。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、继续,多指未然:明天~来。雨不会~下。③用在两个动词之间,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:做完作业~去玩。④更,更加:~好没有了。⑤表示加外有所补充:~则。) -
起
拼音 qǐ 部首 走 总笔画 10①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。例如~床。~立。~居。~夜。②离开原来的位置。例如~身。~运。~跑。③开始。例如~始。~码(最低限度,最低的)。~步。~初。~讫。~源。④拔出,取出。例如~锚。~获。⑤领取(凭证)例如~护照。⑥由下向上,由小往大里涨。例如~伏。~劲。~色。⑦发生,产生,发动,提出。例如~风。~腻。~敬。~疑。~义。~诉。⑧长出。例如~痱子。⑨拟定。例如~草。⑩建造,建立。例如~房子。白手~家。⑪群,组,批。例如一~(一块儿)。⑫量词,指件,宗。例如一~案件。⑬自,从。例如~小儿就淘气。⑭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。例如想~。掀~。兴( xīng )~。⑮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连用,表示动作开始。例如唱~来。⑯用在动词后,常与“不”或“得”连用,表示胜任;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。例如看不~。经得~检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