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趣忘形的意思
得趣忘形的详细解释
犹“得意忘形”。见“得意忘形”(二)。01.元・熊禾《熊勿轩集・卷三・曝背龛记》:“闲以辞人才士、文章议论,递而览之。及其得趣忘形,则咄咄书空,莞尔而笑。”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得意忘形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(一)《晋书・卷四九・阮籍列传》载,晋代的文学家阮籍,是个性格豪放、不拘礼教的人。他博学多闻,也有为国效力的壮志。但因生活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代,无法一展抱负,对统治者的作法也相当不满。于是隐居山林,不参与任何事务,平常不是闭门读书,就是游山玩水,也常和嵇康、王戎等几个好友在竹林里喝酒、弹琴、吟诗、喧闹,而有“竹林七贤”之称。兴致高昂之时,常常手舞足蹈,大叫大笑,忘了自己。后来“得意忘形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人高兴过头,举止失去常态。(二)李邕是唐代知名的书法家,他学习晋代王羲之、钟繇等大书法家的笔法,笔力雄健劲拔,善写行楷,自成一格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刚开始接触李邕的字时,并不十分欣赏他的风格,但后来愈看愈喜欢,还从中习得不少笔法,因此写下〈李邕书〉这篇文章,描述自己对李邕书法的感受。他从李邕的书法中,看到了王羲之、钟繇等大书法家的风格,领悟到书法的传承性,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笔法学到其他人的精华,对技艺的增长十分有帮助。但他也强调,自己虽然受到李邕的影响,但书写形式并不完全相同,而是取其精髓。后来“得意忘形”这句成语,就从原文中“得其意而忘其形”演变而出,指文学艺术创作上,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。
【书证】
- 01.元・熊禾《熊勿轩集・卷三・曝背龛记》:“闲以辞人才士、文章议论,递而览之。及其得趣忘形,则咄咄书空,莞尔而笑。”
“得趣忘形”单字拆分
-
得
拼音 dé,děi,de 部首 彳 总笔画 11①获取,接受。例如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 kòng 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②适合。例如~劲。~当( dàng )。~法。~体。③满意。例如~意。扬扬自~。④完成,实现。例如饭~了。~逞。~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⑤可以,许可。例如不~随地吐痰。⑥口语词(①表禁止,如“~了,别说了”;②表同意,如“~,就这么办”)。 -
趣
拼音 qù,cù 部首 走 总笔画 15①意向。例如志~。旨~。②趣味,使人感到愉快。例如兴~。乐~。情~。雅~。妙~。相映成~。~事。~味。 -
忘
拼音 wàng 部首 心 总笔画 7◎不记得,遗漏。例如~记。~却。~怀。~我。~情。~乎所以。 -
形
拼音 xíng 部首 彡 总笔画 7①实体。例如~仪(体态仪表)。~体。~貌。~容。~骸。~单影只。~影相吊。②样子。例如~状。~式。~态。~迹。地~。情~。③表现。例如~诸笔墨。喜~于色。④对照,比较。例如相~见绌。⑤状况,地势。例如~势。⑥古同“型”,模子。⑦古同“刑”,刑罚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