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颠沛流离的解释
diān pèi liú

颠沛流离

diān pèi liú lí

ㄉㄧㄢ ㄆㄟˋ ㄌㄧㄡˊ ㄌㄧˊ

顛沛流離

断梗飘蓬 流离失所

安土重迁 安家立业 安家落户 安居乐业

颠沛流离的意思

颠沛:遭受挫折或困难;流离:离散、流落。
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。

出处宋・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表示由天灾人祸造成。

例子我所感到悲哀的,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,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,还在颠沛流离(鲁迅《而已集 通信》)

辨形沛,右部不能写作“市”。

辨析颠沛流离”和“流离失所”;都形容到处流浪;无处安身。但“颠沛流离”偏重在“颠沛”;饱尝苦难;程度深;“流离失所”偏重在“失所”;即失去安身之处。

谜语(谜底:颠沛流离)

颠沛流离的详细解释

“颠沛”,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。语出《论语・里仁》。“流离”,流亡离散。◎语出《汉书・卷二四・食货志上》。“颠沛流离”形容生活困迫不安,四处流浪。△“百六之会”、“流离失所”、“阳九之阸”

【典源】

1、“颠沛”:《论语・里仁》《汉书・卷二四・食货志上》

子曰:“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[1]违仁,[2]必于是,[3]必于是。”末年,盗贼群起,发军击之,将吏放纵于外。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,雒阳以东米石二千。莽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,又分遣大夫谒者教民煮木为酪;酪不可食,重为烦扰。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,置养澹官以禀之,吏盗其禀,饥死者什七八。莽耻为政所致,乃下诏曰:“予遭[1][2],枯旱[3][4],蛮夷[5],寇贼[6],百姓流离。予甚悼之,害气将究矣。”岁为此言,以至于亡。

注解

[1]终食之间:吃一顿饭的时间。比喻极短的时间。食,音shí

[2]造次:仓卒、紧迫。

[3]颠沛: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。2、“流离”阳九之阸:灾难、困厄的时运。阸,音è,同“厄”。见“阳九之阸”。

[4]百六之会:厄运。见“百六之会”。

[5]霜蝗:霜害和蝗灾。

[6]饥馑荐臻:指连年灾荒。荐臻,连续不断。

[7]猾夏:侵扰华夏。猾,音huá

[8]奸轨:犯法作乱。

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

蒯通知天下权在信,欲说信令背汉,乃先微感信曰:“仆尝受相人之术,相君之面,不过封侯,又危而不安;相君之背,贵而不可言。”信曰:“何谓也?”通因请间,曰:“天下初作难也,俊雄豪桀建号壹呼,天下之士云合雾集,鱼鳞杂袭,飘至风起。当此之时,忧在亡秦而已。今刘、项分争,使人肝脑涂地,流离中野,不可胜数。……。”

《汉书・卷八三・薛宣朱博传・薛宣》

朕既不明,变异数见,岁比不登,食廪空虚,百姓饥馑,流离道路,疾疫死者以万数,人至相食,盗贼并兴,群职旷废,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。

【典故】

“颠沛流离”系由“颠沛”及“流离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颠沛”出自《论语・里仁》,内容记录孔子说过的一段话,他主张人们应该用正当的方法去取得富、贵,远离贫、贱。君子如果失去仁德,还能被称为是君子吗?一个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在仓卒之间,或是在世道衰乱、人事挫折的环境中,都会守住仁德,不会做出违背仁德的事情。 “流离”则是出自《汉书・卷二四・食货志上》。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,建立新朝。先是贬低外族,开启战端;之后又一味仿古,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,末年又遇到干旱谷物歉收,一时间天下动乱,百姓生活陷入困境。王莽认为田地会没水灌溉,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灾,导致连年灾荒,加上外族侵犯,盗贼群起,使得百姓流亡离散,都是因为他正遭到厄运。没多久之后,新朝就灭亡了。 “流离”的典源又见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、《汉书・卷八三・薛宣朱博传・薛宣》。〈蒯通传〉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(kuǎi)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,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,造成人民惨死,流亡离散荒野。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,进而与楚、汉三足鼎立。〈薛宣传〉内容则是表述汉成帝责备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内,怠忽职守,导致国家谷仓空虚,使得百姓挨饿,流亡离散各地,几万人因此生病而死。后来“颠沛”和“流离”被合用成“颠沛流离”,用来形容生活困迫不安,四处流浪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九:“使学者知斯文之不坠,盖有天助;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  • 02.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好些时不见了他,只说是颠沛流离,连存亡不可保了。”
  • 03.《明史・卷二八二・儒林列传一・赵汸》:“当是时,天下兵起,汸转侧干戈间,颠沛流离,而进修之功不懈。”
  • 04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三回:“至于没出土儿,就遭了这场颠沛流离,惊风骇浪,更自可怜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生活困迫不安,四处流浪。

类别用在“困顿漂泊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,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

有谁愿意抛妻离子,颠沛流离在外,这是不得已啊!

过去在抗战时候,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,颠沛流离

颠沛流离地度过了大半辈子,如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。

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,他一边逃难,一边仍不忘写他的日记。

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,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【辨识】

同义“颠沛流离”及“流离失所”都有流亡离散、到处迁徙的意思。

异义“颠沛流离”侧重于生活困顿受挫;“流离失所”重于无安身之处。

例句
颠沛流离流离失所例句
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,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灾变过后首要做的事是安顿灾民,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
“颠沛流离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diān 部首总笔画 16
    ①头顶。例如华~。②最高最初的部分。例如~末(本末)。山~。③倾倒,跌。例如~沛。~倒( dǎo )。~踬。~覆。~扑不破。④上下跳动。例如~簸。⑤同“癫”,精神错乱。
  • 拼音 pèi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水势湍急,行动迅疾的样子。例如~然。~~。②充盛的样子。例如充~。丰~。③有水有草的地方。④跌倒,倾仆。例如颠~(挫折困顿)。⑤古同“旆”,旌旗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相距,隔开。例如距~。太阳是~地球最近的恒星。②离开,分开。例如分~。~别。~家。~散( sàn )。~职。~异。~间( jiàn )。支~破碎。③缺少。例如办好教育~不开教师。④八卦之一,符号是“☲”,代表火。⑤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⑥古同“缡”,妇女的佩巾。⑦〔~~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~~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⑧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