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:舒展。
心里忧愁;双眉紧锁;不得舒展。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。也作“愁眉紧锁”。
出处:唐・姚鹄《随州献李侍御》之二:“旧隐每怀空竟夕,愁眉不展几经春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例子:后见统领端茶,只得退回家中,愁眉不展的终日在家里对老婆孩子咳声叹气。(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回)
正音:“不”,读作“bù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辨形:“眉”,不能写作“没”。
辨析:“愁眉不展”和“愁眉苦脸”;都形容“皱着眉头发愁”的样子。常可通用。但“愁眉不展”强调双眉紧锁;形容“心事重重”;“愁眉苦脸”强调哭丧着脸;形容焦急不安的心情。
谜语: 八 (谜底:愁眉不展)
双眉紧锁,很忧愁的样子。※语或出唐・姚鹄〈随州献李侍御〉诗二首之二。△“愁眉苦脸”
【典源】
※唐・姚鹄〈随州献李侍御〉诗二首之二(据《全唐诗・卷五五三・姚鹄》引)
再刖未甘何处说,但垂双泪出咸秦。风尘匹马来千里,蓬梗全家望一身。旧隐每怀空[1],愁眉不[2]几经春。今朝傥降非常顾,倒屐宁惟有古人。
[1]竟夕:整夜。
[2]展:舒张、打开。
【典故】
“愁眉不展”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双眉紧锁,很忧愁的样子。它的典源可能来自于唐朝诗人姚鹄写的〈随州献李侍御〉诗。其中第二首中有二句是:“旧隐每怀空竟夕,愁眉不展几经春。”此诗叙述一个仕途不顺,被贬远放的人,怀抱著重展抱负的希望,却每每落空,心情忧愁而双眉紧锁,几年来始终郁郁不得志。后来“愁眉不展”被用来指双眉紧锁,很忧愁的样子。“愁眉不展”的“眉”是眉毛的意思,我们常可从眉毛在脸部的样子,看到一个人心情的好或坏。例如:“眉飞色舞”、“眉开眼笑”、“吐气扬眉”,双眉分开上扬,可见心情畅快。如:“当他听到自己通过考试的消息时,不禁眉飞色舞,喜形于色。”;而“横眉竖目”、“愁眉不展”、“直眉瞪眼”,就是眉毛揪成一直线,皱著眉头,表示表心情阴霾不开朗的样子。如《西游记》第九四回:“观见那唐僧在国王左边绣墩上坐著,愁眉不展,心存焦燥。”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姚鹄〈随州献李侍御〉诗二首之二:“旧隐每怀空竟夕,愁眉不展几经春。今朝傥降非常顾,倒屐宁惟有古人。”(源)
- 02.《西游记》第九四回:“观见那唐僧在国王左边绣墩上坐著,愁眉不展,心存焦燥。”
- 03.明・沈璟《义侠记》第一五出:“且喜母亲贵体痊安,只是愁眉不展,今夜中秋佳节,请母亲闲步玩月,以遣闷怀。”
- 04.《镜花缘》第二九回:“正同多九公闲话,林之洋提著雀笼,愁眉不展,叹气而归。”
- 05.《三侠五义》第一○三回:“五人谢了坐。只见颜大人愁眉不展,面带赧颜。”
- 06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六回:“浙江巡抚刘中丞,自从委派胡统领带了随员,统率水陆各军,前往严州剿办土匪,一心生怕土匪造反,事情越弄越大,叫他不安于位,终日愁眉不展,自怨自艾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双眉紧锁,很忧愁的样子。
类别用在“忧虑愁苦”的表述上。
①因为女朋友拒绝他的求婚,让他愁眉不展,闷闷不乐。
②看他那愁眉不展的样子,想必是遇到什么烦心的事了。
③自从得知落榜的消息后,他整天愁眉不展,心情低落。
④自从父亲生病住院以来,母亲成天愁眉不展,忧心忡忡。
⑤一连串烦心的事,让爷爷愁眉不展地坐在椅子上,烟一根根的抽。
-
愁
拼音 chóu 部首 心 总笔画 13◎忧虑。例如忧~。~苦。~楚。~烦。~虑。~郁。~闷。~容。~绪。借酒浇~。多~善感。 -
眉
拼音 méi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眼上额下的毛。例如~毛。~宇(两眉上面的地方)。~心。~目。~寿(长寿)。~睫。扬~吐气。②书页上端的空白。例如书~。~批。 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展
拼音 zhǎn 部首 尸 总笔画 10①张开,舒张开。例如~开。~示。~玩。~现。~宽。~望。发~。愁眉不~。②延缓,放宽期限。例如~延。~期。~缓。③察看,省( xǐng )视。例如~墓。④陈列。例如~品。~销。~播。~评。⑤施行,发挥(能力)例如~拜。开~。施~。一~宏图。⑥古同“辗”,辗转。⑦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