筹策运帷幄的意思
谓筹划军事方略。三国魏王粲《从军诗》之四: “筹策运帷幄,一由我圣君。
” 参见:○运筹帷幄。
筹策运帷幄的详细解释
即“运筹帷幄”。见“运筹帷幄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运筹帷幄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运筹帷幄”的“筹”,是计数的器具。“运筹”,计算、谋划之意。“帷幄”,军旅中的帐幕。“运筹帷幄”是指在军帐中出谋策划。《史记・卷八・高祖本纪》记载,秦朝末年,天下大乱,各地英雄四起,最后形成刘邦与项羽两人楚汉相争的局面。垓下一战,项羽兵败,后于乌江自刎而死,刘邦成为天下之主,因而开启汉朝的时代。局势稳定之后,汉高祖刘邦在雒阳南宫款宴群臣,向诸臣说:“今天我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?而项羽却会失败呢?”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说:“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后,能论功行赏,与人同利,不会藏私,项羽却不是如此。他嫉妒有能力的人,对待有功者不但不赏赐,反而伤害他们,不愿与人共享战果,所以不得人心而失败。”刘邦听了说:“你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要讲到坐在营帐中策划谋略,就能在千里外得到胜利,这点我不如张良;论镇国安民,保障物资的流通,这点我不如萧何;如果说到带兵打仗,能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这点我又不如韩信。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,我能重用他们,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!而项羽有一贤臣范增,却不好好重用,所以才成为我的手下败将。”因此《史记》的作者司马迁在自序中,说张良身在军营中便能掌握局势,策划谋略,使远方的军队赢得胜利,助高祖开邦定国,能够“运筹帷幄之中,制胜于无形”。后来“运筹帷幄”演变为成语,就被用来比喻谋划策略。
【书证】
- 01.三国魏・王粲〈从军〉诗五首之四:“筹策运帷幄,一由我圣君。恨我无时谋,譬诸具官臣。”
“筹策运帷幄”单字拆分
-
筹
拼音 chóu 部首 ⺮ 总笔画 13①计数的用具,多用竹子制成。例如~策(➊古代计算用具,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;➋计策)。~算。~码。略胜一~。竹~。酒~。②谋划。例如~款。~备。~措。~划。~集。~建。运~。统~。一~莫展。 -
策
拼音 cè 部首 ⺮ 总笔画 12①古代的一种马鞭子,头上有尖刺。②鞭打。例如~马。鞭~。③激励,促进。例如~动。~勉。④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。例如简~。⑤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。例如~命。~免。~封。⑥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。例如~论。~问。⑦杖。例如~杖。⑧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,形状与“筹”相似。⑨计谋,主意,办法。例如上~。献~。决~。政~。~划。束手无~。⑩书法用字名称,指仰横。⑪姓。 -
运
拼音 yùn 部首 辶 总笔画 7①循序移动。例如~行。~动。~转( zhuàn )。②搬送。例如~输。~载。~营(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)。~力。~销。空~。海~。③使用。例如~用。~算。~笔。~筹(制定策略)。④人的遭遇,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。例如~气。命~。幸~。国~。⑤南北距离。例如广~百里。⑥姓。 -
帷
拼音 wéi 部首 巾 总笔画 11◎围在四周的帐幕。例如~幕。~幔。~幄(军用的帐幕)。~子。~帐。 -
幄
拼音 wò 部首 巾 总笔画 12◎帐幕。例如帷~(多指军用帐幕)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