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出尔反尔的解释
chū ěr fǎn ěr

出尔反尔

chū ěr fǎn ěr

ㄔㄨ ㄦˇ ㄈㄢˇ ㄦˇ

出爾反爾

一报还一报 反复无常 朝三暮四 翻云覆雨 自食其言 言而无信

一言为定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说一不二 驷马难追

出尔反尔的意思

尔:你;反:同“返”;回。
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;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。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;又自己反悔。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;反复无常。

出处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。

例子倘若不肯,也只好由他,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。(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九回)

正音“尔”,读作“ěr”,不能读作“ér”。

辨形“尔”,不能写作“耳”、“而”。

辨析出尔反尔”和“反复无常”都形容常常变卦。但“出尔反尔”偏重在说话上;指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;“反复无常”偏重在表现上;强调行为变化无常。

歇后语 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 —— 出尔反尔

谜语 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 (谜底:出尔反尔)

故事 战国时期,邹国与鲁国发生一场战争,邹国失败,战死了不少官吏,邹穆公为此请教孟子,孟子告诉他“曾子说过:‘你怎样对待别人,将来别人会怎样回报你。’”邹穆公回想当年邹国闹灾荒的情形就明白其中的道理,就在全国推行仁政。

出尔反尔的详细解释

你怎么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怎么待你。语本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后用“出尔反尔”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,自相矛盾。△“反复无常”、“朝三暮四”、“朝秦暮楚”

【典源】

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

邹与鲁哄,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则不可胜诛,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,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”曾子曰:『戒之戒之!出乎[2]者,[3]乎尔者也。』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,君无尤焉。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,死其长矣。」

注解

[1]曾子︰曾参(公元前505—前436),字子舆,春秋时鲁国武城(约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)人。曾点之子,为孔子弟子。性至孝,相传大学为其所述;又作孝经,以其学传子思,子思传孟子。后世尊称为“宗圣”、“曾子”。

[2]尔:第二人称代名词,相当于“汝”、“你”。

[3]反:同“返”,还报。

【典故】

据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载,春秋时,邹国与鲁国争战,邹国人民皆不愿为国家效死,让邹穆公非常的生气与无奈。孟子告诉他说:“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,那是因为当他们遭遇饥荒时,官吏们对朝廷隐瞒灾情,任由灾民流离失所,饿倒街头,现在他们当然会用这样的态度回报。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说:『你现在所做的事情,将会同样的回报在你身上。』若是您从此施行仁政,未来人民一定也会有相对的报答。”后来“出尔反尔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你怎么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怎么待你。今则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,自相矛盾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范仲淹《范文正公文集・卷三・录・窦谏议录》:“阴阳之理,大抵不异,为善为恶,出尔反尔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  • 02.明・李清《三垣笔记・卷上・崇祯》:“彼以计倾我,我亦以计倾彼,相当耳。出尔反尔,先贤格言,曾见周兴、来俊臣辈终为牖下老乎?”
  • 03.《好逑传》第一一回:“以按台之重,成就治下一女子婚姻,纵有些差池,恐也无甚大祸。为何老恩台大人,出尔反尔?”
  • 04.《老残游记》第一九回:“前日捧读大札,不料玉守残酷如此,实是兄弟之罪,将来总当设法。但目下不敢出尔反尔,似非对君父之道。”
  • 05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九回:“这个只好你们底下去,同他商量,他肯让自然极好;倘若不肯,也只好由他,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。”
  • 06.清・洪楝园《后南柯》第一二出:“一要赔偿兵费,二要废去旧约。凡贵国所以待敝国的苛例,一一施之于贵国,此之谓出尔反尔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你怎么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怎么待你。

类别用在“自取其祸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你待父母不孝,当心出尔反尔,日后儿女也如此待你。

今天这罪是你自惹的,出尔反尔,莫怪别人。

语义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,自相矛盾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言语反复”、“前后不一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做人说话要讲信用,不能出尔反尔

你们如此出尔反尔,我们谈不下去了。

你放心,我说了算数,绝不会出尔反尔

他说话老是出尔反尔,谁愿意跟他做朋友?

人生在世就讲个信字,出尔反尔,难以立信。

他老是搞这种出尔反尔的把戏,实在叫人生气。

他说话矛矛盾盾,出尔反尔,真不知结论为何?

你才答应,又马上反悔,如此出尔反尔,我们怎么合作?

当今世道混乱,笑里藏刀多有人在,更何况是出尔反尔

请你别怪我出尔反尔,实在因为此事过于复杂,我一时考虑得不周全。

【辨识】

同义“出尔反尔”及“反复无常”都有变化不定的意思。

异义“出尔反尔”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反复;“反复无常”适用范围较广,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。

例句
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例句
你才答应,又马上反悔,如此出尔反尔,我们怎么合作?
最近天气冷热反复无常,叫人很难穿衣服。
“出尔反尔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chū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从里面到外面。例如~访。初~茅庐。~笼。②往外拿,支付。例如~力。~钱。~谋画策。入不敷~。③离开。例如~发。~轨。~嫁。④产生,生长。例如~产。~品。~人才。⑤发生。例如~事。⑥显露。例如~现。~名。⑦超过。例如~色。~类拔萃(超出同类之上)。⑧来到。例如~席。~勤。⑨引文、典故来源于某处。例如~处( chù )。语~《孟子》。⑩显得量多。例如这米~饭。⑪放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或效果。例如提~问题。⑫传( chuán )奇中的一回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。
  • 拼音 ěr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你,你的。例如~父。~辈。~汝(你我相称,关系密切)。~曹(你们这些人)。~虞我诈。②如此。例如偶~。不过~~。③那,其(指时间)例如~时。~后。④而已,罢了(亦作“耳”)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~”。⑤词尾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然”例如卓~。率~(轻易地)。
  • 拼音 fǎn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翻转,颠倒。例如~手(a.翻过手,手到背后;b.反掌)。~复。~侧。②翻转的,颠倒的,与“正”相对。例如正~两方面的经验。~间(利用敌人的间谍,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)。~诉。~馈。适得其~。物极必~。③抵制,背叛,抗拒。例如~霸。④和原来的不同,和预感的不同。例如~常。⑤回击,回过头来。例如~驳。~攻。~诘。~思。~躬自问。⑥类推。例如举一~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