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偏不倚的意思
偏、倚:不正;歪。
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。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出处:宋・朱熹《中庸集注》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表示公正、中立。
例子:只要办理得人,不偏不倚,合乎中庸,一以国粹为归宿,那是决无流弊的。(鲁迅《彷徨 高老夫子》)
正音:“倚”,读作“yǐ”,不能读作“qí”。
辨形:“倚”,不能写作“椅”。
歇后语: 打靶中靶心 —— 不偏不倚
谜语: 1. 正 (谜底:不偏不倚)
2. 正中间 (谜底:不偏不倚)
不偏不倚的详细解释
一点也没有偏差。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”《朱熹・章句》:“中者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・第九十九回》:“不料鄞县县大老爷,从门前经过,这盆水不偏不倚,恰恰泼在县大老爷的轿子顶上。”
“不偏不倚”单字拆分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偏
拼音 piān 部首 亻 总笔画 11①歪,不在中间。例如~斜。~离。~旁。~僻。~远。~锋(a。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;b。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)。不~不倚。②不全面,不正确。例如~爱。~见。~激。~狭。~执。~废。~颇。~听~信。③与愿望、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。例如~~。~巧。④谦辞,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。例如我~过了,您请吃吧。 -
倚
拼音 yǐ 部首 亻 总笔画 10①靠着,~靠。~赖。~傍。~托。~重。②仗恃。例如~势。~恃。~仗。③偏,歪。例如不偏不~。④随着,和着:“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~瑟而歌”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